

原創
中國社區醫師官網 2025年06月24日 10:56 5520 阅读本刊記者:陸慧
廈門市思明區梧村街道梧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的“吾一團隊”是當地一張亮眼的健康名片。“‘吾一團隊’是個‘寶藏組織’”,百姓常說:“跟著他們走,健康不用愁。”對于中心的管理者張聲亮來說,“吾一團隊”是他探索實踐社區“體衛融合”的先遣隊。
张声亮是中心的副主任、党支部委书记,也是土生土长的梧村人。20年前他刚到中心工作时便深知,他接过的不仅仅是一份救死扶伤的工作,更是父老乡亲们的健康所托。与全国很多老社区一样,中心所辖社区面临着人口老龄化严重和慢性病高发问题。中心常年服务人口14.48万,其中>60岁老年人>1.7万人,高血壓患者接近1万人,糖尿病患者接近4 000人,慢性病患者总数达到1.7万人。如何管理好基数庞大的老年慢性病患者一直是张声亮思索的难题。
2022年,机遇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汇聚中出现。“天时”是指2022年恰值国家正大力支持探索醫防融合服务新模式,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精神,厦门市体育局和思明区卫健局将中心确立为“体卫融合”试点单位;“地利”是指中心搬迁新址,空间充裕,厦门市体育局投入资源,在中心三楼打造了科学健身示范基地,配备了智慧健身房、一体化体质监测仪和智能健身训练器,同时依托厦门市的“三师共管”模式,中心还建立了厦门市首家社区健康管理中心;“人和”是指张声亮作为党支部书记,带领以党员骨干和医疗骨干为核心的队伍,以“撸起袖子加油干”、“有困难党员上”的奋斗精神,组建起“体卫融合”专业团队——“吾医””团队。对于为何取名叫“吾医”,张声亮解释:“吾”的基本含义是“我”,也代表着我的家庭医生;“吾”也是“梧”字的组成部分,代表着梧村街道公共服务的重要一部分。“吾医”与“五一”同音,代表“体卫融合”,健康促进“五个一”,即签约一名家庭医生,参加一组健康教育,学习一套健身功法,每年一次健康体检,接受一套饮食指导。有政策支持,有硬件配套,再加上这支专业人才队伍,张声亮决定以“吾一团队”为先锋队,依托智慧健身房和健康管理中心,将“体卫融合”打造成梧村甚至是厦门醫防融合新模式的“名牌”。
團隊建成以後,首先聚焦的是針對老年人的防跌倒健康管理。張聲亮說:“在日常管理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老年人患有骨質疏松症。俗話說‘少怕歪,老怕摔’,老年人跌倒後容易骨折,預期壽命可能會縮短5~10年!運動可以防治骨質疏松,增強身體靈活性,減少跌倒風險。”“吾一團隊”的家庭醫生首先對老年人進行肢體功能評估,將其跌倒風險等級分爲高危、中危、低危。對于中高危人群,制定健康教育和運動處方,邀請他們每周一和周四到健康管理中心參加健康運動,並請中醫團隊、康複師及專業運動指導員現場教學,指導其開展八段錦、保健手指操、坐式瑜伽等訓練。“這些老年人中年齡最大的90多歲,最小的也將近60歲,大家聚在一起像上老年版團課,除了做操,教練還帶大家做運動遊戲,鍛煉手眼協調能力和靈活度,很多老年人訓練一段時間後,身體反應速度比年輕人還快,有的大爺大媽說以前趕公交車時氣喘籲籲,現在明顯感覺走起路來、上台階都不費勁了。他們的感受就是對‘體衛融合’最好的宣傳。”張聲亮談及居民的反饋時滿臉自豪。
另外,为响应国家体重管理年号召,张声亮带领“吾一团队”的营养师、健康管理师和运动处方师针对慢性病及亚健康人群开展了运动减重管理项目,通过饮食指导和运动训练达到减重、控糖降压的目的。“我们的智慧健身房成了‘网红打卡点’,很多人下班以后来参加运动。有个患者空腹血糖达到15 mmol/L,跟着我们减重10 kg后,血糖控制在了正常范围。”张声亮认为带着患者一起运动是将运动处方从纸上落实到了身体上。
谈及未来展望,张声亮希望继续通过“思明厝边好医生 守护近邻健康”之“医心向党、体卫融合、共促健康”的党建品牌效应,带着“吾医”团队将“体卫融合”宣传到社区各个角落,让运动促进健康这一理念落实到千家万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