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創
中國社區醫師官網 2025年08月22日 15:30 3022 阅读本刊記者:陸慧
在北京市豐台區方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心”),葛彩英擁有很多身份:在中心領導眼中,她是永遠精力充沛、幹勁十足的“鐵娘子”;在同事心中,她是帶領團隊攻堅克難的“領頭雁”;在患者看來,她是讓人安心踏實的“主心骨”;在居民眼裏,她是每天笑容滿面、指導他們健康生活的“偶像家庭醫生”;在全科醫療領域,她是備受關注的“明星基層醫生”。紮根基層28年,葛彩英從一名默默無聞的全科醫生逐步成長爲中心領軍人物,她以不懈的堅守與執著的努力,诠釋了基層健康“守門人”的內涵。
初出茅廬,堅定信念,與全科醫學共起步
1997年,23歲的葛彩英從河北醫科大學畢業後進入了北京方莊醫院,2年後,醫院挂牌成爲全國首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從此,葛彩英作爲一名全科醫生與中心相伴同行,共同見證了中心一路成長、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當時,中心處于起步階段,居民普遍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不了解,以爲就是打疫苗的地方,藥品還不如藥店齊全。老百姓對全科醫生更沒有概念,甚至連醫生也不清楚全科醫學服務的定位。“80年代末,多數老百姓不了解全科醫生,認爲全科醫生不擅長治療專科疾病,只能看點小病、開個化驗單。”葛彩英坦言。面對質疑,她沒有退縮,而是堅信全科醫生將來必然會成爲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主力軍。
潛心鑽研,用實力築牢首診陣地
爲了讓中心門診成爲居民健康的“首診陣地”,這些年,葛彩英在服務能力、服務模式、團隊建設3個方面不斷探索創新,潛心鑽研實踐。
在提高服務能力方面,葛彩英從高血壓、糖尿病等社區常見慢性病入手,創建“一人一策”的個性化診療方案,讓慢性病患者從“統一管理”轉向“精准適配”,提升患者管理達標率。同時,她推動開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門診”“雙心門診”等特色診室,吸引百姓就醫;她還聯系三甲醫院專家,通過遠程會診、專家下沈等方式讓居民在社區就能享受到優質醫療資源。
在創新服務模式上,葛彩英主導推行“一醫一護”固定團隊服務模式,每個簽約家庭醫生服務的居民都有專屬醫生和護士團隊,實施診前檢測、診中交流、診後跟蹤的閉環服務模式;並借助“智慧家醫”系統,實現健康數據實時監測、在線問診、預約轉診等功能。針對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她堅持每月上門巡診。
在團隊建設上,作爲全科醫學帶頭人,葛彩英注重醫、教、研協同發展,主持局級課題9項,于核心期刊發表多篇論文,並榮獲“北京市先進工作者”“吳階平全科醫師獎”和“首都十大健康衛士”提名。她以“導師制”培養亞專長人才,通過每周病例討論、每月技能培訓、每年外派進修等方式帶動團隊全科醫生提升專科能力;葛彩英引入敘事醫學教學法,要求醫生問診時耐心傾聽患者主訴。她常說:“每個走進診室的患者都帶著健康問題來,一個好的醫生需要學會傾聽,讓患者感到溫暖和安心,放心把問題交給你解決,這才能改善醫患關系。”
碩果累累:真誠造就居民暖心健康港灣
历经多年深耕,葛彩英当初的信念已化为看得见的成果。如今,中心门诊年接诊量>47.3万人次,超过了北京市三级医院的平均水平,签约居民满意度常年>95%。葛彩英出诊时每天接诊>80名患者,全年门诊量近2万人次,与她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的患者>1 500人。一名家住北京市通州区的患者每周驱车1 h来复诊,说“见不到葛大夫心里不踏实”;一名72岁的患者把葛彩英设为“紧急联系人”,搬家后立即向葛医生报备新地址。患者们自发地为她作诗、画生肖画,逢年过节往诊室送饺子,诊室墙上挂着20余面锦旗,每面都是对葛彩英作为全科醫生、作为健康守护人的认可和赞誉。
從初出茅廬的全科醫生到如今全科醫學領域的領軍人物,葛彩英的成長軌迹,恰是我國全科醫學服務從起步、探索到成熟發展的生動縮影。用專業能力守護健康,用溫情服務凝聚信任,讓每個慢性病患者都能在家門口解決健康問題,這是葛彩英的夙願,也是我國萬千全科醫生的奮鬥目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