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創
基層醫界 2023年03月22日 17:06 13998 阅读春季氣候寒溫失常,氣候變化不穩定,春季致病,多以毒邪及風寒濕爲主,是面癱的高發季節。面癱是指面神經麻痹,以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爲主要特征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一般症狀是口眼歪斜。
面癱
可分为周围性面癱和中枢性面癱,周围性面癱常是面神经炎引起的,轻微的面神经炎可能可以自愈。中枢性面癱是由于大脑或者脑干病变所引起的,常见的有急性脑血管病,对于这类患者,最好及时的到医院去治疗,以免耽误原发病,加重患者病情的危险性。因此,面癱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面癱初期的症状表现
可以出現患側面部麻木以及耳後疼痛,大約2~3天之後就可以出現面部肌肉活動失靈,出現一側面部表情肌癱瘓,額紋消失,不能皺眉,表現爲眼睑閉合不嚴、鼻唇溝變淺、不能鼓腮或者鼓腮、吹口哨漏氣,臨床上部分患者還可以出現吃飯時患側存飯。
面癱早期患者的症状可能会有进展性加重,因为2~3天是水肿的高峰期,有可能夜间睡觉时需要佩戴眼罩。
面癱初期的治疗
对于面癱初期要给予脱水、减轻面神经肿胀,临床常可以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同时使用小剂量的激素。过了急性期,在病后一周可以给予针灸、放血、理疗等促进面癱恢复。
面癱并非单纯的一种疾病,往往是其他疾病表现出的一种症状。面神经发生病变后本身具有神经修复能力,但自愈能力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以及病因、疾病程度的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差异,应早期给予合理的治疗。
可在莖乳孔附近行超短波透熱療法、紅外線照射或局部熱敷等理療方法,同時要注意保護角膜,若眼睑閉合不全或不能閉合,應戴眼罩防護,或用滴眼液預防角膜感染;急性期後,可行中醫針刺、電針等療法,有利于防止出現後遺症。
影響面神經炎恢複的因素主要取決于病情的嚴重程度,以及治療是否及時合理。
面癱的预后
年轻患者预后较好,发病时伴有乳突疼痛,有糖尿病、高血壓、动脉硬化、心绞痛或以往有心肌梗死病史者,老年患者均预后较差。较轻度的面癱不论治疗与否,痊愈率可达到92%以上。
通常情况下,约80%的患者可在数周或1~2个月内恢复,1周内味觉恢复提示预后良好,不完全性面癱1~2个月内可恢复或痊愈,完全性面癱需2~8个月甚至1年时间恢复,且常遗留后遗症。
面癱的另一个常见原因为脑血管病,表现为中枢性面癱,表现为面部眼裂以下的瘫痪,闭眼和皱眉等动作不受影响,与周围性面癱不同,中枢性面癱时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损伤,通常不会自愈,应及时治疗脑部原发病,通过早期合理治疗,后期康复锻炼,可不留后遗症。
总之,虽然面神经有一定的自愈能力,也应该及早进行治疗,明确发生面癱的病因,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从而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
面癱能不能自愈主要看他的病因,如果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来的,造成的面神经炎这种情况下。如果患者自身的抵抗力比较强,年纪又比较轻,得的病相对来说又不是那么很重,这种情况下是可以自愈的。
有人做过统计,大约有60%~80%的患者,是属于自愈性的,也就是无论给药或者不给药,如果面癱比较轻,是可以自行恢复的。
当然剩下的20%,是属于比较重的,或者是身体情况比较差,抵抗力也比较弱的患者。这一部分患者一般情况下,经过治疗以后,都会留下或多或少的后遗症,这种情况很难有自愈的。一般的炎症引起的容易自愈,伴有并发症,有其他疾病原因造成的一般很难治愈。如果面癱是由于肿瘤、外伤等等这样一些因素造成的,一般情况下也是很难自愈的。所以,面癱能否自愈,病因很重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