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創
基層醫界 2023年04月12日 15:31 8908 阅读隨著現代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衆對健康的維護意識越來越高了,各單位等對職工的福利也越來越好了,重要的體現就是健康體檢。因此,胸部CT就成了常規的檢查項目,結果越來越多的人被發現有“肺部結節或小結節”。
的確,胸部CT較既往普通胸片更能發現肺部異常病變,包括小結節。據初步估計,每千人體檢者中就有數十人通過胸部CT查出肺部結節,這些患者有的“急切來診”,有的“按兵不動”。筆者在工作和生活中經常遇到體檢發現肺部結節的例子,他們對于結節的診治存在不少誤區,今天就肺部結節和大家談一談。
什麽是肺部結節?
首先,让大家认识什么是肺部结节。本文主要谈单一的肺结节,即医学上所谓的孤立性肺结节。孤立性肺结节指的是单一的、边界清楚的、影像不透明的、直径≤30 mm、周围为含气肺组织所包绕的病变,没有肺不张、肺门增大或胸腔积液表现。直径>30 mm,我们常称之为肿块(恶性的概率就非常高了)。
从CT上看,肺部结节分为实性结节、非实性结节(如磨玻璃结节、混合结节)。一般来讲,结节越小恶性的可能性越低,据报道>20 mm的肺部结节约40%是恶性的,<8 mm的肺部小结节约90%以上是良性的。
臨床常見認識誤區
正是由于大家或多或少地知道肺部結節有良性或惡性可能,導致大家在結節的認識上存在誤區,現結合筆者門診工作中遇到的例子,談談大家有哪些認識不足。
誤區一:認爲肺結節就是肺癌
因健康體檢或者其他原因發現肺部結節來就診的患者中,有這種錯誤認識的患者居多數,就診時愁眉不展,茶飯不思。其實,大可不必這樣著急和悲傷,正如前面的數據顯示,絕大部分結節是良性的。
退一步來講,即使體檢發現的結節是惡性的,一般也是早期的,可以手術切除而達到治愈。
誤區二:若無其事,掉以輕心
由于肺部結節很小,一般不會引起咳嗽、咯血、胸痛等肺部症狀,部分患者也從不吸煙,因此很多人認爲,“沒事,我沒啥不舒服,而且我不吸煙,不會有壞毛病的。”
這部分患者和前面的正好相反,是另一個極端。早期肺癌一般不會有症狀,這也是目前爲什麽確診肺癌的患者中>80%是晚期的重要原因。
吸煙的確是肺癌的重要原因,但現在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環境汙染等與肺癌相關。總之,雖然大部分結節是良性的,但並非全部。
誤區三:過度診斷和治療
一般來講,筆者門診遇到的肺部結節患者大部分是建議他們隨訪的,只有一小部分建議做進一步檢查或手術。究竟是隨訪還是進一步診治,我們要充分評估結節的良惡性後才能下決定。
關于隨訪,可能會讓患者3個月、6個月、9個月或者1年來複查,但有些患者心裏還是有疑問的,“那麽長時間才讓我來複查,萬一長大了、癌變了咋辦?”結果一兩個月就來複查,一年就做好幾次胸部CT。
在這裏,筆者特別提醒大家,醫生給的隨訪周期是有醫學原理的(根據結節特點、自身情況、腫瘤生長相關理論等等),而不是隨意說的,而且胸部影像學檢查做多了“多吃射線”也是不好的。
此外,還有部分患者急切地想得到治療,要求醫生“吊鹽水”、“消炎”,甚至有少數患者要求直接開刀,“信息較爲靈通”的患者直接要求做胸腔鏡手術。雖然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筆者還是建議一定要冷靜,到專科醫生處就診,聽從合適的建議,不要急、不要慌。
誤區四:隨訪後結節變大了就是肺癌
這種情況在門診也經常遇到。無論是良性還是惡性結節都有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生長變大或發生形態改變。
那麽結節變大了,究竟如何區分是良性還是惡性呢?這是非常專業的問題。
首先,我們會判斷在多長時間內長大、長大的百分比是多少,這在醫學上是有嚴格定義的。一般來講,短期快速長大或者長期(如一兩年)才稍有長大的,肺癌的概率都是很低的(這裏我們不談特例)。
其次,我們還要進一步評估結節的特點(形態、密度、實性成分的多少、結節周邊情況、胸膜情況等等)。接著,我們可能要進一步采取診斷措施,如CT後處理技術、PET-CT、穿刺等。
所以,即使隨訪期發現“結節變大了”也不要慌張,應盡早就診再做評估。總之一句話,結節變大不等于癌變。
什麽樣的結節須受到重視?
①结节较大,比如在1~2 cm及以上,特别是形态不规则、边上有毛刺等情况;
②結節在肺的上葉;
③有長期吸煙或被動吸煙(二手煙)史;
④既往有腫瘤病史或直系家屬有肺癌病史;
⑤既往或目前有肺病,如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等;
⑥年齡>40歲。
評論